1.自动启停省油不省钱,为什么还不取消

2.加满油和只加200块,到底哪个好?

3.国庆开车出游一箱油省13元,这是为什么?

4.油价只是每次只涨价了几毛钱,为什么大家的反应都很大?

浙江杭州92号汽油价格_杭州92号油价最新价格

[汽车之家?新闻]日前,国家发改委宣布,6月28日24时起,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:汽油每吨上调120元,柴油每吨均上调110元,其中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09元,95号汽油每升上调0.1元,0号柴油每升上调0.09元。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费4.5元。

依照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石油价格管理办法》:“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?美元(含)时,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、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。”每桶40美元即为所谓的“地板价”。国内油价在经历了3跌8搁浅后,迎来了今年的首次上调。

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,时隔三个月,国际油价再次站上每桶40美元。其中,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(6月11日—6月27日),伦敦布伦特油价最高为每桶43.08美元,平均为每桶40.87美元。

今年1—4月,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导致用油需求锐减、仓储库容极度短缺,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近二十年来低位。其中,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-37.63美元的负值。极低油价给沙特、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带来沉重压力,并促使各方达成新一轮历史性最大力度减产协议。随着5月OPEC+正式推进减产,美国等产油国在低油价下产量也出现下降,以及更多海外国家放宽疫情管制,需求预期得到改善,国际油价逐步回升。目前,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升至每桶41美元和39美元的水平。

国际油价还会继续涨吗?

花旗银行表示,OPEC+组织仍维持遏制原油供应的努力,美国页岩油产量近期出现下降,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均目标在48美元/桶,2021年四季度平均目标在61美元/桶。相对看好2022年原油市场,原因是OPEC+组织在遵守减产协议方面做得较好,一些原油生产项目得以推迟,全球原油产量出现下降。

该行认为,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目标在59美元/桶,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目标在55美元/桶。随著各国放松封锁措施,全球原油需求将继续增长。但2021年下半年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水平不会达到2019年的水平。7月中旬,原油库存将出现强劲增长。

对于国际油价后市走势,海通期货表示,中长期来看,基本面带动价格上行的逻辑依然生效,下半年大概率会迎来供应紧缺的局面,预计油价在此轮回调之后,如果需求端不让人失望,未来仍会重回上涨的大趋势之中。卫星数据显示,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交通流量强劲回升,暗示燃料需求改善。技术公司TomTom提供的数据表明,过去几周上海的交通堵塞情形多于上年同期,莫斯科的交通状况也恢复至去年的水平。

中国5月从沙特阿拉伯的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沙特仍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最大供应国。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5月来自沙特的原油进口量达到了916.5万吨,即216万桶/日,比2019年5月的111万桶/日增长了约95%,比4月的126万桶/日增长了71%。

不过,也有人担心美国南部几个州的感染病例数量激增,可能阻碍燃料需求的复苏,尤其是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等几个汽油消费量最大的州。

不少经济学家表示,在过去一个月中,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恶化,衰退的程度料将比早先预计的还要深。CMC?Markets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?McCarthy认为:“市场确实忽略了供需基本面,似乎更多为交投情绪所左右。”

此外,由于全球疫情持续反弹,IMF发出最新警告称,金融市场的乐观情绪与全球经济的演变之间已经出现了脱节,如果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再次扩大、封锁措施重新实施或贸易紧张局势再次激增,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的市场可能会遭受第二次暴跌。(部分消息来源:深圳证券时报社·e公司官微、杭州交通918;编译/汽车之家?毕业)

自动启停省油不省钱,为什么还不取消

起步价调整为13元/3公里,里程费保持2.5元不变。

等候费调整为低速等候费,时速12公里(含)以下,上午7点至9点以外的其他时段每4分钟收取1公里里程费(2.5元),上午7点至9点每4分钟收取1.5公里里程费(3.75元)。回空补贴费保持不变,10公里以上里程费加收50%(1.25元)。

油运价格联动机制:

将以92号汽油,6.58元/升的油运价格作为联动基点,当油价累计上涨幅度每达到(或超过)0.95元/升并持续30天以上时,巡游出租车(电动车除外)收取每车次1元燃油附加费;当油价回落至上述相应标准时,相应取消燃油附加费。

加满油和只加200块,到底哪个好?

自动启停,所有人都在骂,我开车第1件事情,就是把它关掉。但实际上它确实是能够省油的,只不过省下来的油钱,可能一半都得花在启停专用的电瓶维修和维护上面了。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?

自动启停能省多少钱

有实测的:测试道路21km,在周一到周五的早高峰开。最后测出来自动启停平均节油率7.51%,如果特别的堵车,节油率可以达到14.29%,快15%了。

那就按平均值7.5%算好了,如果车子每年开1万km,百公里油耗10L,那开了自动启停大概能节省75L的油。杭州最近92号汽油价格7.5元/L,也就是说1年省下562块5毛钱,这都顶上好几个皮肤了。

一半得花在换电瓶上

1年省560,确实是不错。但是对于车子来说,由于需要频繁启动,就得用专用的启停电瓶。那好了,市面上的这些启停电瓶,比普通电瓶就是要贵不少的。举个例子,同样60AH,瓦尔塔M电瓶,900块钱左右,普通的蓝标电瓶,也就300左右。

启停电瓶的寿命要求,一般是2年以上。按最坏的情况,你真的就2年要换这么考虑的话,扣掉换电瓶多花的那个600块钱,其实也就是赚了500多,你要是多用几年还能再多赚点。

自动启停为啥还不取消

省钱效果真的是有限,使用体验我自己是不喜欢,那为什么要搞上去呢?到底有什么用?其实装这个东西,就是为了帮助车企,不是我们,是帮助车企实现节能减排的。拿排放政策来说,国6b标准,相比国6a,一氧化碳、非甲烷烃、氮氧化物、PM细颗粒物等等这种排放标准限值,降低了30%到50%。

而这个自动启停,对于减排的效果,又是比较明显的。有仿真实验,汽车在用启停系统之后,NEDC循环工况下,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、氮氧化物、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分别减少了13.4%、4.8%、9.3%。简单点讲就是,自动启停简单好用,马上就可以用上,而且减排效果确实是好。

要是取消了自动启停,要在其他地方达到这种减排的要求或者效果,估计得投入大量的沟通成本,这个车企人家也是不傻的。所以说就算自动启停被大家吐槽,但是大部分新车上面都是标配的。

国庆开车出游一箱油省13元,这是为什么?

加油加满和只加200块钱,除了钱包瘦下去的速度不一样,其他也没什么太大区别的。

就好比:一共就1个茶叶蛋,你1口吃完,还是分2口吃完,反正都是1个茶叶蛋,不会多也不会少的。

加多少钱看自己需求,别的没有差别加满油,增加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计

首先,大家最普遍的想法就是说:“油加满了,车子不就变重了嘛?车子一重,油耗不就变高了嘛?”

实际上,这点重量对油耗的影响是微乎其微。

凯美瑞举个例子:油箱容积60L,92号的汽油密度是725kg/m?。加满60L的重量大概就是43.5kg。

我住的那个杭州,92号汽油价格5.73/L。所以说,200块钱大概加了35L,重量25kg。

也就是说,和加满油相比,加200块钱的重量可以减少18.5kg。

再去找资料,《机械工人·热加工》期刊上面有篇论文,我们翻到的,《配合工业需要的冲压新材料、新技术》上讲。

在汽车行业,75%的能耗和车重是有关系的。车重每减少100kg,百公里油耗可以减少0.7L左右。

我们稍微理论化一点,不考虑油箱里面的汽油不断地在变少这种情况。

就那么多来看,多出来的18.5kg的重量,可以让车子百公里多费0.13L汽油,几毛钱的事情。

另外了,这点油,你感觉多出来也是很难受,都浪费掉了,但其实你想过没有?你要多跑一次加油站了,你跑到加油站的路程算上去,反而是亏的。

加油站又不像便利店,你下楼就能买,对不对?一般都是要开一段路的。

路上的油耗是比我刚才算出来的几毛钱肯定是要多的,你车子发动起来就这个钱了,对不对?

正常加满也不会存在安全隐患

第2个,有可能会担心什么?就是:加满油之后存在安全隐患。

有些朋友会听到一种说法:汽油的挥发性很强,加满之后,油箱里面的压力就很大,会鼓包、爆炸等等。

这个其实就是有点点小看汽车工程师的水平了,这都毕竟发展100多年了。

汽油的确是非常容易挥发的,但这种现象有应对措施的,就是:在车上面加入了EVAP(燃油蒸发控制系统)。

《科技传播》期刊上面有论文,《燃油蒸发控制系统》上面讲:油箱的顶部会通过油气分离阀连接EVAP系统。

如果油箱里面的燃油蒸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时候,挥发的汽油会通过分离阀进入到活性碳罐的,就降低了油箱里面的压力了。

碳罐里充满颗粒状的活性碳,就可以有效地吸附汽油蒸汽,发动机运行的时候,这部分汽油还是能直接进入发动机里面参与燃烧的。

说人话就是:你加满油,不但不会产生安全隐患,而且蒸发的燃油几乎也是不损失的,不亏钱的。

油箱不能真正加满

还有些朋友觉得:加满油之后,会不会像水杯里面水太满了,你轻轻一晃它不就洒出来了吗?这个也是很危险的。

这种想法也是比较多余。

《中国计量》期刊上面也找到了论文,《汽车加油计量两个误区》上面讲:一般油箱的实际容量是要比额定容积多个10%到20%的。

也就是说,一般加油是不会真正地把油箱给加满的。

GB 18296-2019《汽车燃油箱及其安装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》上面有个规定的。

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,燃油不能从油箱盖溢出,也不能从过压自动补偿装置溢出。

简单说上去,国家规定的,你要是这么能洒得出来、满出来,是不能卖的,不合格的。

跳枪之后的凑整,油确实也加进去了

大致上的情况我们现在有一些清楚了,但也有一些朋友有这样的问题,就是:“我加油,「啪」不是跳枪了嘛,是不是?”

“怎么人家跑过来,稍微给我凑个整啊,这么弄一下的?油到底有没有加进去啊?”

“我就看见数字跳了一下,枪管没有什么反应,会不会缺斤少两?”

“会不会是加油站就用这个小套路?每个人坑我半升油?这一年下来不好说啊,我不想加满。”有这种想法的。

事实上,凑整的汽油,还真的是实实在在加进去的。

《中国计量》期刊上面有论文的,《加油时“跳枪”对加油枪计量没有影响》这个论文上面讲。

北京朝阳区计量检测所的检测人员到加油站去搞了个现场实验,他证实,是的确没有影响的。

以前我们也是讲过的:油箱里面的汽油接近额定容积了,油箱里的气体排出困难,压力太大,就会导致跳枪了。

等到气体排掉之后,的确也是可以继续加油的。它不是说,满出来,回流了。

所以说,一般凑整,凑个5块钱、10块钱这种整数,一般来说是不会超过这个油箱的实际容量的,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了。

比如说:我们就凑个10块钱好了,也就是2L不到的92号油,完全是在10%到20%范围内的,不用担心。

加满油,不但没坏处,还能省心省力

总而言之,加油只加200,唯一的好处就是每次付的钱更少,负担更小。说人话就是:付钱的时候不是很痛。

但是加油的话,多跑几趟,其实实实在在的钱有可能反而更多。

我自己是这么个原则,不是说每次加多少,我是顺路加油,觉得油不多了,看到边上有加油站了,就顺便进去,去把它加一下,这个反而是最省的。

你为了加油,特意跑一趟,你加满也好、加200也好,都是额外费钱的。

油价只是每次只涨价了几毛钱,为什么大家的反应都很大?

因为在9月18日我国的油价又下调了,所以你想要出去旅游的话加一箱油最起码省了13元。很开心的是今年我们的国庆和中秋节赶到了一天,所以大家可以有天的期,那么一定不要浪费机会我就打算在国庆期里和我的家人出去玩,毕竟上半年已经在家待了很长的时间,现在好不容易已经回归正常而且又有了期,一定要把想去的地方去个遍。今年的国庆期间高速还是免费的,如果想自驾的话又可以省一大笔钱,只需要花你的油费和玩的时候的钱就可以了,那么接下来我来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好玩的地方。

一、青岛

青岛真的是一座很美的城市,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去过好几次,每一次离开的时候都很不舍。现在的青岛应该要比之前更加美了,因为山东的旅游建设还是很给力的,那么大家想看海的话就可以去青岛。青岛的海岸线特别长,而且大多被打造成了旅游景点,可以下去赶海或者是拍照。到了青岛也一定要尝尝正宗的青岛海鲜,找一些海边的农家院就可以给你做出来,现捞的海鲜煮过之后特别的好吃。

二、杭州

南方的小伙伴们可以去杭州玩,这也是一个特别美的城市。我在去年的夏天也去过一次杭州,那个时候的南方正处于梅雨季节,到处都在下雨,把江南笼罩在一层烟雨之别美。其实杭州的西湖特别的大,大家想要环绕一圈还是比较费劲的,玩完之后可以去雷峰塔玩。雷峰塔的门票是一个人60元,可以登顶之后给西湖拍照。

各位看官老爷,大家对国庆开车出游一箱油省13元,这是为什么,有什么看法呢,欢迎来积极评论哦。

您好,详细的解释如下:

油价涨幅虽然每次只是几毛钱,但是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,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。

首先,油价涨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交通费用。在现代社会,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高,汽车油费是每个车主必不可少的开支之一。一旦油价上涨,人们的通勤费用将随之增加,对家庭经济产生一定的压力。在家庭预算中,交通费用通常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,因此油价的微小涨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们的经济负担。

其次,油价上涨还会引发通货膨胀。油价上涨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,这将直接导致商品价格上涨。因为石油是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能源,涨价会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,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导致商品价格上涨。当物价上涨时,人们的购买力将下降,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。

此外,油价上涨还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连锁反应。高油价通常导致通货膨胀加剧,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。由于石油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,油价上涨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,从而使得国家贸易逆差扩大。同时,高油价也会带动能源行业的发展,促进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投资。然而,在能源结构尚未调整到新能源比重较高的情况下,油价上涨可能导致国内经济的不稳定,甚至引发就业问题。

因此,尽管油价每次只有微小的涨幅,但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、经济压力和宏观经济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。这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对油价上涨反应如此激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