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耗和油价有关系吗_油耗算油价
1.加200块92号油只能跑350公里都不到,油耗算高吗?
我加过最便宜的油是在山东,2.99元/升,一箱油加满了才不到150,爽的飞起。那几年油价高的时候,8.7元/升,在海南、西藏等地是妥妥地破九了。那咱就取最便宜的油价3元,和最贵的油价9元,分别来算一下你的百公里油耗。
如果油价是3元每升,你100元买了33.3升油,只跑了160公里,那你的百公里油耗就是33.3升/160公里X100=20.8升。接近21升油,你这是油老虎啊,标致现在可以和纳智捷大7媲美了?
如果油价是9元每升,那你100元只买了11.1升油,后面的一样,油耗数字也是前面的三分之一,大概百公里还不到7升。算是比较省油了。
看到区别了吗?只说成本,不提油价,你没办法计算百公里油耗。100元跑160公里,你每公里的油耗成本是100元/160公里=0.625元/公里,再乘以100,就是百公里的油耗成本,就是62.5。成本是成本,油耗是油耗,油耗和钱没关系,只和油有关系,我得知道你开160公里烧了多少油!
当油价便宜,你用车成本当然就降低了,油价上涨为啥老百姓怨声载道?你油耗没变,每开一百公里用的油没变,钱变了!
计算油耗其实很简单,油耗的单位是什么?升/百公里,对吧?把加了多少升油那个数字放前面,除以里程,这是一公里的油耗,再乘以100,就是百公里油耗。
别再说什么我这车可省油了,一箱油跑800公里——你弄个大油箱就完了!照这么说油罐车把油箱和油罐连通,这车才省油呢,估计开几万公里都不是事,只不过你加一次油得好几吨。
另外,说我一公里才三毛钱,五毛钱,这也是外行的说法,你现在一公里三毛,油价5元,油价涨了,变成十元你一公里就6毛了。
那么油耗应该怎么测?正常测法是先把油箱加满,然后里程表清零或者记录,之后你开一段固定的路程,最好在100公里以上。然后再到一个加油站,再次把油加满。你加进去多少燃油看小票就知道了。跑了多少公里,里程表也记录了,然后用燃油升数除以公里数X100,就是你这次实测的百公里油耗。
当然,一些车评人测试的时候会更加严格一些,比如说都是一次跳枪,都是原路返回(避免上下坡影响,而且是原加油站,原加油机同一把枪,避免误差),最好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。(排除风和雨的影响,我们知道下雨天油耗会升高一些)
但是,这样测出的油耗就精确吗?
其实影响油耗表现的因素很多,比如说路况,比如说驾驶习惯,甚至包括油品。
路况因素很简单,你说你车百公里油耗11升,太费油了。一问哪的?北京四环边上,天天早晚高峰在西直门立交桥那堵半个多小时。那油耗能不高吗?11升都是少说。比如说堵车严重,时速1公里蠕行,你开一百公里试试?你一箱油都开不了100公里!时速1公里,开一百公里需要100小时,我都不算汽车往前走,就是100小时怠速油耗也得100升油!
再说驾驶习惯,我们唐车友会出去活动,同样一段路,同样的路况,也是同样的车,这一路我表显油耗8升左右,旁边一个哥们儿11.7个。为啥?远远我看前面红灯,这脚油就不给了,甚至插混车可以提前切换纯电模式,滑行同时动能回收,最后这一百米我零油耗,甚至还能给电池反充点电。这哥们儿开车比较猛,同样的场景依旧踩油门,到了红灯那再给一脚急刹车,他那脚油不就是浪费的吗?
油品也是一样,之前加无铅汽油,现在全面普及乙醇汽油。几乎所有老司机都能感觉到换了乙醇汽油,油耗升高了。哪怕不特意计算也有感觉,过去一箱油能跑600公里,现在只能跑560公里了。毕竟乙醇的热值是低于汽油的,油耗增加也是必然的。另外,一些不规范的小加油站有可能会有类似的问题。
就拿我开的一代唐为例,有自媒体说不充电百公里油耗17升,那我开就是6升,听谁的?你堵车原地开空调,别说17升,70升也有可能。大脚油门再急刹车,肯定费油。我6升是在省道上的成绩,你要是让我在市区开,八升差不多,要是上高速,匀速120的话在10升左右。
我认为,油耗应该有一个统一标准。说一辆车油耗多少,很多自媒体就开一段路,有一段高速,有一段省道快速路,还有一段市区路况——哪怕在同一个加油站,甚至连油枪都是同一个,可仍旧难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。市区路况堵还是不堵?你驾驶习惯暴力还是柔和?
那两辆车,你怎么比较谁更省油?
最直接的比较方法就是看工信部油耗。A车工信部油耗6.4,B车工信部油耗7.1,那肯定A车更省油!如果B车是6.5。其实不一定,因为0.1的油耗不说明问题,100公里才0.1,基本上在误差范围内,只能说两车油耗水平相当。
另外,一辆SUV工信部油耗是7.1升,一辆轿车工信部油耗也是7.1升,实际情况,一定是轿车更省油。因为工信部测试是把车放实验台上模拟运行,是不考虑风阻的。而SUV风阻普遍要比轿车大,所以油耗更高是必然的。
两辆车横向比较,工信部油耗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,其实比什么车媒体实测还要更准确一些,但是这个油耗要比实际油耗低得多,标称6.5升的,你实际开在8—9升也都很正常,还是那句话,受路况和驾驶习惯影响太大。
如果说想准确描绘一辆车的实际油耗水平,市区路况没有实际意义,因为我们没办法量化市区拥堵程度。而且越是复杂的路况,越是考验驾驶员的水平。比如说省油,远远看见信号,就会自然调整车速,如果马路上车不多的话,基本上都能控制在到停止线前边绿灯的程度,几乎不用停下来踩刹车。而你新司机走到这刹一脚再踩油门,一里一外油耗差距就大了。
或者未来可以研究一个算法,比如说一辆车从静止到加速到40KM每小时的油耗,弄个什么参数,来代入进去,综合怠速油耗,匀速油耗,减速时是否能能量回收之类的,总之统一一个标准吧。
最具意义的是省道(快速路)的油耗表现。省道路况较好,几乎不用踩刹车,而且限速60—80,也是发动机较为经济的工况区间。省道油耗甚至可以跑得比工信部油耗还低。因为工信部测试的循环中包括模拟市区路段的场景,最高不超过50KM。比如说我的唐,2.2吨省道油耗6.1,这还不是极限测试。车友一代唐跑出过5.2的油耗。省道油耗的意义是你在路上,能跑出的最低油耗,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。
其次是高速油耗。和省道油耗相比,因为涉及到了车辆的风阻系数,而且高速也是较为常见的路况,比较起来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。以我唐为例,省道油耗为5.2(按照这款车能跑出的最低百公里油耗来计算),我在高速上实测的表现是,匀速120Km,百公里油耗10升,匀速100KM,百公里油耗8升。没错,必须得戴上时速,最好的是匀速。你要是猜到150KM,超速不超速放在一边,油耗肯定更高。因为风阻是和时速的平方成正比的,越快风阻越大。像是一些风阻系数小的轿车,在高速上匀速跑肯定要比SUV省油得多。
加200块92号油只能跑350公里都不到,油耗算高吗?
计算方式通常有几种,第一种是比较不精确的。是以车辆百公里油耗作为计算基准的。
我们设您使用95号汽油,设目前95号汽油价格为每公升7元,那么100公里消耗掉8L汽油,一共就是56元油费。
平均到每1公里就是0.56元人民币。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计算方式,根据当前实际油价计算出车辆每1公里需要耗费多少油钱。
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精准的油耗计算方法,就是一箱汽油完全消耗完,等到亮灯后用油耗计算软件记录里程数。然后加满一箱油之后一直跑到下一次亮灯,再记录一次里程数,按照加油量的多少,就能准确计算出实际油耗了。
加200块92号油只能跑350公里都不到,油耗算高吗?
以目前5.5元每升的92号油油价计算,加200块,大约加注36升汽油,算下来,平均每百公里的油耗超过了10升。那么这样的油耗算高吗?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:
1、分车型而论。如果是一般的市区加高速的综合路况,你的车型是涡轮增压车型,排量超过了2.0升,或者是自然吸气车型,排量超过了2.5L,并且是SUV车型,这个油耗在正常范围之内,算不上高。如果是轿车,或者排量低于这个,油耗偏高。
2、分路况而论。如果是纯市区拥堵路况,这个油耗不算高,北上广深的车主,堵车油耗甚至能高于15个甚至20个,如果是高速或者国道路况,对于一般的家用车来说,这个油耗偏高。
在这里还要多提一句,很多人根据均速来判断油耗,这样是不科学的,举个例子,同样是60的均速,一个是高速加市区路况,一个是省道路况,两者的油耗差值可能会差的非常多,因此还是要根据路况来判断。
3、其他方面。除了排量和路况以外,其他很多因素也会影响油耗。比如说驾驶方法,很多人大脚油门的驾驶方式,油耗会高很多;比如说行驶半径,如果里程只有几公里,汽车刚热机就到了目的地,油耗也会比较高;再比如说环境温度,夏天开空调,冬天温度较低导致内燃机需要多喷油来维持工作温度,都会影响油耗。
那么,怎么判断自己的车油耗算不算高呢?我们可以以汽车之家推荐值为参考,来进行与其他车之间的横向比较。汽车之家的油耗小型SUV、紧凑级SUV、中型SUV、中大型SUV、全尺寸SUV的百公里油耗推荐值分别为8升、9.5L、11L、13L和16L。轿车方面,小型车、紧凑级车、中级车、中大型车、大型车百公里油耗推荐值分别为6L、7L、8.5L、10L、12L、15L。只要你的车不超过该级别的油耗推荐值,就说明你的油耗依然在正常水平之内。
此外,我们可以参照小熊油耗,来判断自己的这款车,和车主们的平均油耗的差距,比如说,轩逸1.6L搭配CVT变速箱的版本车主众测百公里油耗是6.92升,如果你的油耗高于这个,你的行驶路段又还算畅通的话,那么排除掉路况的原因,那可能就是你的驾驶习惯存在问题。
如果想要尽可能地省油,可以多使用滑行,尽量保持匀速行驶,尽量少大脚油门,走省道国道,尽量保持在60-80km/h的速度区间,可以帮助你达到最低的油耗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省油的前提是要在不影响安全,不妨碍公共交通的前提下,毕竟我们都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驾驶者。
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,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